今天我们来聊聊2021年奥运会作文,以下几个关于2021年奥运会作文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内容。
2022高考押题Ⅰ隆昌市《北京冬奥会 又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四川川省隆昌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中考小升初作文押题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主页
《北京冬奥会,又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
材料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团结”的含义,让极少数西方政客鼓噪的“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杂音成为国际笑话。正如巴赫所说,此次一些国家系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冬奥会,这充分表明北京冬奥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央视网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启发?请选好角度,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中,奥林匹克的口号原来是“更快、更高、更强”;但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正式通过,将“更团结”(together)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虽然仅仅是增加了三个字,但是却大大丰富了奥林匹克的精神要义。这意味着,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因此,我们必须“更团结”。而材料二中关于北京冬奥会的一系列风波,显示了部分西方国家与政客力图孤立中国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也意味着世界各国必将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唯有“更团结”,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围绕“团结”进行思考,指出共享共赢才是本届奥运会的精髓,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最终出路。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助找近义词法开拓思路,比如团结协作、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同舟共济、戮力同心、齐心协力等等。
【参考立意】1.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2.团队永远高于个人,“我们”永远大于“我”。
3.“更快、更高、更强”,更为了“团结”。
【考场优秀作文】北京冬奥会,又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北京冬奥会是一面团结全人类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旗帜。它不仅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更是全人类的一次盛会。
体育兴则国家兴,体育强则世界强。作为一个全世界运动员公平竞争的舞台,共赢共享是现代奥运会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方案的内在精髓。当今社会,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安危与整个人类的安危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全球性挑战,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当此时刻,一个国家的强大,既不取决于你是否武装到牙齿,也不取决于你是否富甲天下,而是取决于你能否与整个人类命运与共、共克时艰。从这一意义上说,北京冬奥会就是一面旗帜,一面团结全人类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旗帜。
共赢才是出路,共享才有力量。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从一开始,他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强调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尊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当今世界的时刻,人类需要的是携手共同筑起团结抗疫的坚强防线,走向共赢共享。唯有如此,新时代的奥运才会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遇风尽是同舟客”。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始终不变的共同信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坚定执着的实际行动。这种崇尚团结的文化传统,展现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理念相契合,不断激发着正能量。天安门城楼上有两句标语,其中之一就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句标语历经风雨沧桑而更显恒久魅力,启示人们消除歧见、相向而行,用行动传递团结的智慧,激荡团结的力量。
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当提升自己,融入集体。无论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团队,还是办公室中编辑文本的工薪职员,都挥洒汗水在自己的团队之中。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定能在中国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此新春佳节和北京冬奥双喜临门的时刻,让我们团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旗帜下,共同汇聚开辟人类光明前景的强大力量,守卫好千年不熄的圣火,建设好命运与共的世界。
冬残奥会: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教育
作者:任孟山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88所,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91万人,在校生91.98万人,共有特殊教育专任教师6.94万人。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盛大开幕,47名视障孩子组成的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孩子们所在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在开幕式热场环节,13名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孩子演唱了《乘着歌声的翅膀》和《让我们荡起双桨》两首歌曲,并在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时使用了中文和德文两种语言。
孩子们优美的乐声、清澈的歌声、自信的微笑,让所有人领略到了音乐之美,更领略了人之美。可以想见,这些孩子会比普通孩子付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的辛苦,才能达到如此程度。本届冬残奥会,中国队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对从2002年才初征冬残奥会的中国队而言,发展速度之快,实在是勇毅不易。和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健儿们一样,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些视障孩子,也是无比坚韧、令人敬佩的强者。
这让笔者想起当年欣赏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领衔的《千手观音》,那种美轮美奂、华彩四射的情景,让人感慨不已、激动不已。据说这个舞蹈首次大型演出亮相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一共八分钟左右的北京表演时间,它就占据了一大半,足见其非同寻常。
在那次欣赏《千手观音》之前,笔者除了对身边个别残疾人的有限经验认知,对残疾人的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当时笔者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华夏时报》工作,虽然该报并不承担专门报道残疾人新闻的任务,但还是和残疾人事务有着各种关联,使得笔者在后来的工作中对相关议题有了颇多接触,对残疾人发展、残疾人权益等有了更多了解和体悟,开始更多关注与其相应的社会配备。
后来笔者回到高校工作,也总是对关于残疾人的新闻停留注目,并在去国外访学和参加学术会议之时,关注国外残疾人的社会配备。十年前我去国外做访问学者时,在有的国家看到,公交车门口的踏垫可以自动收放,遇有坐着残疾人的轮椅时,则可将其放平至路肩,方便轮椅顺利上车。有的国家在超市、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的门口,最近的车位一定是残疾人车位,方便轮椅使用这些场所的无障碍坡道,如果普通车辆胆敢占用,将面临不菲的罚款。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回望中国这些年来,残疾人事业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在具体工作,以及在落地实行上都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从法律法规体系到社会保障体系,从社会福利制度到残疾人权益保障,都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数据显示,至2021年5月,我国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有80多部、行政法规50多部,以法律之手为残疾人高擎“保护之盾”。在政策上,则是扶贫、教育、就业、康复等齐头并进。
毋庸讳言,在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具体措施不断落地之时,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对待残疾人及其权利的理念上亟待提高。比如,一些人对残疾人的权益重视不够,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盲道的各种障碍很难根治,有的人将自行车甚至汽车停放到盲道上。再如,对保障残疾人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耐心”,布置相关事项时觉得“麻烦”,觉得投入成本太高。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社会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嘲笑残疾人、以残疾作为取乐包袱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但关爱残疾人、保障残疾人权益仍有提高的空间。残疾人作为“隐形人”的比例越低,才能显示我们的社会文明越进步。
本届冬残奥会上,残疾孩子的乐声和歌声,无声而优美的手语,残疾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让整个社会都见识到了别样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冬残奥会既是一次普通意义层面的特殊教育,我们都因此在一个特殊时点特别关注到残疾人,也是一次特殊意义层面的社会教育,教会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应当如何善对残疾人。
2018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2022年,期待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有更精彩的表现,给国人更多惊喜。(任孟山)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参与北京冬奥开幕式,收获激励一生的成长经历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马邦杰 李保金)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参加演出的人员中,有40位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确保演出成功,小朋友们紧锣密鼓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排练,收获了弥足珍贵的人生成长经历。
这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的。据她介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这些孩子参与了开幕式热场、和平鸽和火炬三个环节的表演。他们从2021年10月22日第一次训练起,先后经历了校内训练、校外训练、国家体育场排练以及最后的封闭排练,前后一共120多天。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舞蹈团在鸟巢现场彩排
芦咏莉说,训练总共350多个小时,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去年10月的时候,孩子们以学习动作、掌握情绪表演的状态为主,每周要在校内训练三次,校外训练两次;中期主要是彩排,从踩场地到跟各个节目的对接,以及转场等环节;最后是集中管理阶段的现场彩排。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要求高,前期训练很严格,当然也很辛苦。
“孩子们经常在露天训练,一练就是一天。”芦咏莉说,“和平鸽和火炬环节由于保密要求必须在晚上11点以后训练,非常辛苦。”
“出于演出需要,经常练完一个节目后就被另一个导演拉走去练另一个节目,但没有一个人放弃。”芦咏莉说。
她说,辛苦训练也是进行品质教育的良机。她经常鼓励孩子们:天道酬勤,任何一项成绩都不是白得的,要付出汗水才能取得。
孩子们在排练中的表现,让芦咏莉既欣慰又自豪。她说:“虽然很多孩子才上三四年级,但他们的发展潜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比如他们对纪律、对要求的遵守,还有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验二小的口号是‘我走的时候比我来的时候还要干净’。在小组中很多时候是大带小,互相提醒,不能给别人添乱,他们时刻记住这个口号,而且也做到了。”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舞蹈团在鸟巢现场彩排
芦咏莉说,为了保障参加排练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实验二小为他们设置了日常教学阶段的班级老师课余补习和期末阶段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辅导。寒假期间,学校调动全体学校老师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进行作业辅导,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孩子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背后是老师们的默默支持。
芦咏莉说:“到了孩子们的集中管理阶段,因为学校放假了,所以老师全上了。陪孩子去做集中管理的老师都是优秀党员,她们随身带着电脑,排练之余如果孩子需要答疑,包括任何学业上的问题,现场老师能答疑就答疑,如果解答不了的,学校里有专业背景的代课老师作为补充。老师家长全力支持,